编辑:山河鉴章
点个关注不迷路!每天持续分享时政要闻和历史分析,带你了解背后的故事!
2025 年夏天,斯德哥尔摩的谈判室里气氛诡异,特朗普政府突然收起了对盟友的强硬,对着中国做出一连串让步,解除芯片禁令、放开留学生签证、延长关税休战期。
这老头儿前两年还喊着要对华加税到 50%,如今却像换了个人。要知道,美国对日本、欧盟可是半点不含糊,怎么偏偏对中国软了?这场博弈的核心到底藏在哪里?
美国军工的致命弱点
你可能不知道,美国最先进的 F-35 战机,每架得吞掉 417 公斤稀土。缺了这东西,雷达转不动,导弹打不准,连发动机都得歇菜。
中国手里攥着全球 90% 的稀土精炼产能。不是说美国找不到替代供应商,而是提纯技术这关过不去。他们本土炼出来的,纯度最多 60%,根本达不到军工标准。4 月那波出口管制后,美国军工企业急得跳脚。弗吉尼亚级潜艇生产线差点停摆,每艘潜艇要用到 4 吨多稀土,库存撑不了半年。
特朗普政府嘴上硬,暗地里却催着企业赶紧申请中国出口许可证。审批权捏在我们手里,想给谁就给谁,想卡谁就卡谁。这还不算完,民用稀土放宽点,军用的像锑这种关键金属,出口直接砍了 90%。既不得罪普通商家,又精准戳中美国痛处。稀土不是简单的资源博弈,而是中美科技霸权争夺的缩影。
特朗普的 “体面”
特朗普这老头儿最近有点拧巴,明眼人都看得出他想访华,偏要嘴硬说 “得中方重新邀请”。上回的邀请还说 “过期了”,说白了就是要个台阶下。
他急啊,国内通胀压不住,消费品价格指数飙到 5.7%,再打贸易战,老百姓得把他骂死。2026 年中期选举在即,没点拿得出手的成绩,共和党怕是要翻车。
中方这边门儿清,邀请函该发就发,但得按规矩来,想拿这个当筹码?没门。《人民日报》早说了,核心利益绝不让步,你看中方那三张牌打得有多妙。稀土卡军工脖子,市场让美企舍不得走,反制措施专挑美国农业州痛点来。80% 在华美企都喊,没中国业务活不下去。
特朗普想靠 “放松点高科技出口” 换好处,比如让中国多买美债。可中方不傻,知道他那套 “战术性后退” 玩不长久,谈判桌上的 “体面”,终究抵不过产业链的 “骨感”,可中方会给这个面子吗?
90 天背后的全球震荡
那 90 天关税展期,表面看是双方各退一步,实则像踩在薄冰上。24% 的对等关税先暂停,清单长得能铺满谈判桌,从华为的 5G 设备到特斯拉的充电桩,从美国的大豆到液化天然气,都在里面。
别觉得这只是数字游戏,去年美国对钢铝加税那回,中西部的农机厂差点关门。拖拉机零件成本涨了 17%,农民买台新机器得多掏两万美金。这次要是真涨到 50%,沃尔玛里的中国小家电、Target 货架上的儿童玩具,价格得跳着脚往上蹿。
8 月 12 日这个日子,像根弦绷在那儿,华尔街分析师早就算过账,一旦关税重启,美国核心 PCE 物价指数至少得涨 0.3 个点。美联储正愁通胀压不下去,这一下等于火上浇油。
中芯国际能进口 14 纳米设备的消息,透着股交易的味道。但明眼人都清楚,这是有条件的,中方得加大采购美国农产品。爱荷华州的农场主们最近天天盯着新闻,去年他们向中国出口的大豆少了 30%,拖拉机都快停在仓库里生锈了。
这种交换更像缓兵之计,芯片设备只放开 14 纳米,7 纳米以下还卡着;农产品采购量也没明说,真要像 2018 年那样签了协议又不兑现,大家脸上都不好看。根本分歧就没碰,知识产权保护、国企补贴这些硬骨头,还埋在那儿。
关税是把双刃剑,砍向别人时,刀柄还攥在自己手里,可这 90 天的喘息,够双方找到真正的平衡点吗?
战略定力
这场较量到最后,拼的不是谁嗓门大,而是谁更坐得住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授说得透彻,三种结局其实指向同一个核心,美国耗不起持久战。
看看特朗普对盟友那股横劲,日本首相石破茂一开始硬气,说日本企业在美国投了 4800 亿美元,别太过分。结果议会选举临近,自民党支持率掉了 5 个点,赶紧乖乖签协议,把汽车零件关税从 10% 降到 5%。
欧盟更憋屈,冯德莱恩带着庞大代表团访华,本想让中国取消光伏反倾销税,转头就得答应美国对钢铝加税的豁免条件。欧盟企业心里苦啊,一边想赚中国的钱,一边被美国拿着关税大棒敲脑袋,两头不是人。
对中国,这套就不好使了。谈判桌上划得清楚,只聊贸易,南海、台湾这些事儿免谈。不是中国脾气大,是手里的牌够硬气,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制造业增加值占全世界 30%,从螺丝钉到航天器都能自己造。
美国企业馋得慌,苹果在印度的工厂试产 iPhone,良品率只有 78%,中国工厂能做到 99%;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生产成本,比德州工厂低 18%。这些数字摆着,特朗普再喊 “制造业回流”,企业们也得掂量掂量。
华为的例子就摆在那儿,美国卡芯片,人家转头搞鸿蒙系统,现在国内市场份额占了 42%;中芯国际被限制设备进口,就埋头搞 N+1 工艺,照样能生产 7 纳米芯片。这种韧性,不是靠喊口号能得来的。
真正的博弈,不是比谁嗓门大,而是比谁更经得起时间的消耗,可这条路,注定不会平坦吧?
总结
中美这场贸易博弈,说到底是场耐力赛。美国产业界的痛是真实的,中国手里的牌是实在的。特朗普那套 “交易的艺术” 在欧日管用,在中国制造面前却屡屡碰壁。
毕竟,谁也不能脱离全球化另起炉灶。未来的中美关系,大概会在 “竞合” 里找平衡。但有一点很清楚,想靠施压让中国让步,行不通。这场较量的赢家,不是看谁让步多,而是看谁更懂 “以战止战” 的智慧。
网上股票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