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的午后,阳光慵懒地洒在书页上,翻开吴可的《野步》,仿佛轻轻推开了时光的门扉,一脚踏进了满是草木清香的秋光里。
没有寻觅胜景的急切,只随着诗中那慢悠悠的脚步,信步而行。
路边,野草在秋风中轻轻摇曳,似在诉说秋日的私语;
寒蝶翩跹,偶尔掠过发梢,又消失在花丛间;
远处的山峦,被薄雾笼罩,若隐若现,宛如一幅水墨画卷。
这些平日里常见的秋景,在吴可的诗行中,却化作了满心的温柔与缱绻。
他究竟有着怎样的妙笔,才能将平凡秋色写成如此动人的诗篇?
让我们一同踏入《野步》,在诗中感受这份秋日独有的浪漫与诗意。
图片
《野步》
吴可〔宋代〕
密竹藏啼鸟,荒村起白烟。
人行秋色里,家在夕阳边。
这首诗的大意是:
茂密的竹林间,传来鸟儿隐约的啼鸣;荒凉的村落中,袅袅升起几缕炊烟。
我独自穿行在这片萧瑟的秋景里,而我的家园,就在那遥远的夕阳尽头。
吴可,建康人,字思道。有诗名,兼长于词。主张学诗当以杜甫为体,以苏轼、黄庭坚为用。有《藏海居士集》、《藏海诗话》。
这首诗通过野步所见,捕捉秋日黄昏的萧瑟与温情,既流露对自然之美的敏感,也隐含游子对家园的眷恋。语言平淡却耐人寻味,体现了宋代山水诗“以景寓情”的典型风格。
图片
“密竹藏啼鸟”以竹林掩映鸟鸣,展现幽深静谧的野趣;
"密竹" 本是生机盎然的象征,诗人却用 "藏" 字赋予其封闭性。
浓密的竹林如帷幕般遮蔽了啼鸟,只闻其声不见其形,这种 "藏" 既是自然景象的写实,也暗含着某种被遮蔽的隐喻。
啼鸟的鸣声本应清脆悦耳,在此却因 "藏" 而显得幽微,仿佛是被压抑的生命在密竹深处的低语。
“荒村起白烟”通过炊烟勾勒荒村的寂寥与烟火气,形成虚实相生的画面。
"起" 字在此并非蓬勃的升腾,而是无力的漫漶,暗示着村落仅存的几缕人烟,正被秋日的空旷逐渐稀释。
“人行秋色里”将人物融入秋景,暗含漂泊或羁旅之思。
"秋色" 本是抽象的季节氛围,诗人却将其转化为可行走的空间,仿佛 "秋色" 是一片可以踏入、穿行的原野。
“家在夕阳边”以夕阳为背景,点出家园的遥远与思念,余韵悠长。
"边" 字更强化了家园的遥远与归期的渺茫,家如同夕阳般可见却不可触,在暮色中永远隔着无法丈量的距离。
全诗通过“秋色”“夕阳”等意象,透露出淡淡的羁旅之思或乡愁。行人独行于秋景中,遥望家的方向,既有对归途的期盼,也可能隐含漂泊的孤寂。
吴可的这首《野步》,没有写秋的萧瑟,也没有说大的道理,只写了路上的竹、村里的烟、脚下的秋光、远处的家。可就是这些寻常的光景,却让人读得心里暖暖的。
【声明】图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网上股票杠杆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